返回联盟首页|共产党员网
无障碍浏览
首页>精美天涯

基层治理谱新篇 | 抱前村:以“党建+”工程赋能乡村治理

【字体: 打印
2023-07-31 10:24 天涯党建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新时代以来,中国以精准扶贫战略结合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现全面脱贫摘帽的目标。2023年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深化乡村振兴战略创新,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关键之年。站在新时代的风口,如何更好地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并践行“大抓基层主方向”“发挥基层战斗堡垒”的方向指引?聚焦“党建引领”的组织核心和工作主线就是乡村治理的“制胜法宝”。

“一村一品”蓄力赋能,打造天涯农村治理样本。为更好地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天涯区内19个行政村纷纷进行相关探索,其中,涌现出来这样一批典型农村,它们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构建出“守正创新”“自立自信”的天涯样本,推动农村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治理能力提升。

抱前村位于三亚市天涯区北部,全村耕地面积1392亩,林地面积5160亩,其他农用地面积8153亩。全村共11个村小组,7个网格,总人口492户2303人,均为黎族。获得“国家森林乡村”“海南省三星级美丽乡村”“三亚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021年度“三亚市优秀基层党组织”称号。聚焦“党建引领 科学规划 智慧赋能”的主题,遵循“组织化、战略化、智慧化”原则,健全了“一核两委一会”基层治理机制,积极探索“积分制”管理模式,以小积分推动微治理。作为“天涯智慧乡村”前期规划建设的首个试点村,该村不断推动自治、德治、智治结合的“三治”模式,走特色村庄规划下的乡村治理之路。

“党建+网格化”

筑牢基层党组织阵地

2021年11月,抱前村按照“党建引领、任务相当、便于管理、界定清晰”的要求,在全村划分7个党建网格,由两个下设支部管理,充分发挥党总支部的领导作用,推动党建网格化管理工作。坚持党建引领,筑牢红色阵地,打造美丽乡村,获2021年度“三亚市优秀基层党组织”称号。

(一)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提高村民收入水平。作为黎族聚居地,全村坡地和耕地面积较多,抱前村以“党建+”为主线采取的系列举措,实现了人均年收入突破15000元,村集体经济实现总收入83万的目标。一是试点政经分离,探索“村集体+国企+公司”的运营模式,让群众享有切实利益。二是积极试点,率先在全市开展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三吉村小组24户农户作为试行建设用地进行经验积累。三是坚持学用结合,理清产业发展方向,编制可实施的村庄规划。四是做足“旅游+”文章,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着力打造了初心莲池旅游景点,美丽乡村建造的黎锦墙等项目。

(二)党建引领网格化建设,不断增强组织效能。抱前村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主线,充分利用网格化管理,及时解决村民急难愁盼的现实问题,始终把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基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协调政府部门帮助完成三丹小组至上头小组的道路硬化及村民灌溉难的问题。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一系列措施,为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乡村治理的科学战略不断深化。

| 修建拦水坝

“党建+积分制”

推动群众参与乡风建设

2021年以来,抱前村坚持以积分制建设,不断深化群众基础,夯实治理效能。在推动积分赋能方面,抱前村作为首创积分制管理模式的村落,以“一加一减”规范村民行为,加强乡村文明风尚。

| 抱前村乡村治理积分制兑换活动

(一)立足网格化基础,增加信息化应用。在党建网格全覆盖基础上,利用微信小程序、特色APP及时响应群众的诉求,快速反应能力和联动处理能力显著提高。以正向激励引导村民自治,完善积分兑换流程。在村中广泛物色店铺作为合作对象,签订合同共建“积分超市”,每月与之核销积分结算所换购商品金额,方便村民兑换积分。

(二)聚焦实践活动,增加村民参与度。积极构建全流程激励体系,鼓励村民参与基层治理工作、提供志愿服务、发表内容等,提升广大村民作为主体参与建设美丽乡村的积极性。抱前村建设乡村产业、乡村服务、乡风文明、乡村治理等“多位一体”格局,监测乡村情况,保障乡村安全,智慧乡村APP活跃用户约130余人。

| 村民使用智慧乡村APP在超市兑换商品

(三)拓展覆盖面积,做好积分“加减法”。引导广大村民参与乡村治理,以群众的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让数字赋能乡村治理,努力提高基层治理水平,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腿,让村民少跑路”。对种植有机农产品、做好人好事等进行加分,在秸秆焚烧、占用耕地建房等方面进行扣分,把“村里事”变成“家里事”。截至2023年3月,抱前村积分管理系统已覆盖全村80%以上户数。

(四)推动信息共享,增加数字化应用。村级组织和村民均可通过APP公开发布信息,促进惠农信息共享,横向信息资讯一览无余,上下渠道间信息也能纵向互通,有力推动了抱前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升,不断提高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

“党建+平台化”

搭建乡村治理综合平台

抱前村作为“天涯智慧乡村”前期规划建设的首个试点村,目前已初步建成集乡村产业、乡村服务、乡风文明、乡村治理等“多位一体”的综合平台。

(一)以智慧乡村APP赋能基层治理工作,促进自治与智治融合。将智慧化手段与产业融合,充分利用RFID追溯、区块链技术监测绿色农业建设,深度拓展农业功能,打造绿色生态智慧种植新模式。搭建信息化互动平台,促进培育生态、文化、旅游、休闲、养老等综合服务功能,加快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实现乡村产业融合发展。

(二)以“积分制”为抓手,发挥村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人翁作用。将积分制和信息化技术结合,利用APP让村民的言行有“镜子”可照,有“标杆”可学,加快补齐整治农村人居环境、移风易俗、营造文明乡风等方面的短板。通过积分排行榜、积分兑换管理办法,更好地发挥“积分制”对村风文明的塑造作用。让平日热心公益、文明环保意识强的住户被更多村民知晓。抱前村通过广泛宣传、典型村庄经验分享、实地学习提升等举措不断激发积分制的新动能。

(三)以现代技术为支撑,促使乡村自治、德治、智治“三治融合”。通过智能监控设备,全天候监测乡村情况,抱前村和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能第一时间发现秸秆焚烧、房屋失火、厕所卫生问题、老人走失跌倒等情况,同时系统将会自动报警、自动逐级通知相关责任人及时排查处理,保障乡村安全。依靠智慧乡村管理平台,抱前村为村民提供金融服务、生活关怀、社会求助等服务,从多个层面量化评价村民行为,并将评价结果应用于荣誉评定、推优评先、银行信贷等。积极培育良好乡风文明,宜居宜业的乡村治理格局逐渐成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