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dj.sanya.gov.cn
“艺痴者技必良”
天刚蒙蒙亮,天涯区文门村会力村的村民周春丽便悄悄地起了床,洗漱穿衣做饭一阵忙碌过后,又悄声回了房间——距离约好的打工时间还有几个小时,她想利用这点空闲,做点自己喜欢的事。
而周春丽最喜欢的,莫过于祖辈世代传承的黎族织锦。“小时候看到妈妈织,我就会在旁边好奇的问东问西,但是因为年纪太小了妈妈也不教我,一直到十多岁才开始让我织。”谈起儿时的黎锦记忆,周春丽满是怀念。
"我妈妈都是用棉花来织锦的,我跟着学过一点,很难的。现在都是买线回来织,但是织法也有许多讲究。你看,这些是正着织的,这些是反着织的,就是织背面,织法虽然难了很多,但成品会更精美......"说起黎锦,本不善言辞的周春丽打开了话闸子。
除了早起的一两个小时,晚上在外做工回家以后,周春丽也会利用睡前的空闲时间,再织上一会。用她的话来说就是,一日不织,心里惦记,多日不织,便会觉得缺点什么,就很想看看它。
天道勤酬,荣得声誉。2014年,周春丽被三亚市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局评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黎族传统纺染织秀技艺》三亚市代表性传承人”。
“精益求精 铸就匠心”
如同每个人都会利用文字创造出不同的句子一样,每位黎锦技艺者都会用线创作出不一样的色彩。
周春丽设计的该作品被收入至海南省民族研究所编印的《黎族服装图释》。
创作灵感最直接的来源,便是实践。白日里在外务工的周春丽,最常打交道的就是田地,田中之物,自然就成为了周春丽黎锦图案的参考。
“我有一天在田里做农活,看到了一只螃蟹。乘着休息的时间就抓着那只小螃蟹在那研究,螃蟹嘴巴是什么样的、眼睛怎么长的,腿有几条......回家以后就在黎锦上试着织出螃蟹的图案来,织织拆拆地反复了几次,倒是有些模样了。”周春丽说,若是自己看上了一个图案,只要没有织对、织满意,便是拆上百次,她也不会罢休。
螃蟹
“传文化,守初心”
周春丽对黎锦的执着不止表现在这织织拆拆中,更在传承与推广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几十年来,周春丽坚持织锦,传承祖辈技艺,积极参与众多比赛、组织村中青少年学习黎锦技艺、每年报名参加市群众艺术馆组织的下乡传授黎锦技艺培训班......让黎锦为更多人所知、所织。
“我女儿织锦织的也挺好的,前年还去海口跟别人比赛了呢。”在母亲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周春丽13岁的女儿,也对黎锦有着浓厚的兴趣。“以前没教她的时候,我一外出干活,她就偷偷进我房间摆弄那些黎锦的东西,搞得乱七八糟的,回来得收拾老半天,但看她这么感兴趣,心里还是很高兴,我是很不希望黎锦技艺失传的。”周春丽笑着说。
“织的黎锦如果有人过来买,就会卖掉,没有人买,就留在家里,或者送给家里不懂织锦的姐妹,做个纪念。”周春丽说“每幅黎锦我都用心编织,因为时间限制,最少也要半年,我才能完成一幅作品,不是说它有多好,只是每一份心血都值得被珍惜。”
好的手艺凝结在时间之中便能够打造出独具一格的传神之作,游走在手指尖的一针一线,都述说着编织者的一份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