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dj.sanya.gov.cn
“匠”,释义为筐里背着刀斧工具的木工 ,后多用于指代手艺人。
“ 只要拥有一种纯粹为了把事情做好而好好工作的欲望,我们每个人都是匠人。”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理查德·桑内特在其新书《匠人》中如是说。
而“匠心”,早已走出手工匠的范畴,成为各个领域里追求专业和极致的代名词。
——编者按
每一座城市都是有灵魂的,
吸引着无数个相契的灵魂。
三亚是一座有温度的城市,于陈峰文而言,一个新生的灵魂有着无限的可能。
2013年,他怀揣梦想来到了三亚。电气专业毕业的他顺利进入三亚供电局变电管理所鸭仔塘巡维中心见习。“用心,点亮三亚的每一盏灯。”从那时起,这个信念就永扎陈峰文心中。
成长的道路没有捷径,时间是公平的,每个人都要去经历,去感受。
在三亚供电局变电管理所的办公室里,陈峰文身着蓝色工装,一脸英气。少年模样的他用了短短五年时间,已从一名变电站普通学员晋升到站长再到管理所所长助理,同时还是一名中级工程师。
谈及晋升之路,“所幸不负这五年光阴”陈峰文笑称。
能力越强,责任就越大。陈峰文一天的工作安排得满满当当,不仅要统筹安排,很多关键的任务仍然需要亲力亲为。
变电站的工作属于一线岗位,所有的节点都需要人力把控,“专注”与“一丝不苟”是必要的特质。于陈峰文更甚,一百分的工作要以一百二十分的专注完成。
在对设备进行逐一排查时,他表示“每一个细节都不能忽视,这都是关系到万家灯火的大事。”
五年来,陈峰文一直用他爱岗敬业与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延续着单位零违章、零事故安全运行记录,“用心,点亮三亚的每一盏灯。”的信念正是他前进的动力。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
只不过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温柔的灯光,陪伴着我们度过一个又一个在三亚的夜晚。风光旖旎,点亮了一座城的美丽。
生活离不开电。
13年的台风“海燕”,横扫了整个三亚,造成大面积停水停电。狂风暴雨中,陈峰文一行人赴一线抢修。
在快到达鹿回头变电站的路上,横亘着一颗被风吹倒的大榕树,车无法开过去。但抢修工作不容耽搁,所有人立即下车步行,背着工具,头戴安全帽从大树上爬过去,同时还要躲避随时有可能被大风刮落的杂物,十分危险。
陈峰文回忆起那次经历,称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不计代价尽快恢复用电,这是他最真实的心声。
除了突发抢修,为了不影响居民正常工作生活,日常停电检修的工作基本都选择在凌晨进行,陈峰文对加班已习以为常。“最重要的是要有耐心,能沉得住气,主动承担起责任是每个南方电网人的义务。”
在这个控制整个三亚用电命脉的地方,陈峰文从未有过一丝懈怠,而我能想到的最好的答案是——“有了牵挂,注定一生都是羁绊。”
五年如一日,
恒心未变,初心不改。
在这个浮躁的大时代背景下,不忘初心愈显珍贵。从入职的第一天起,陈峰文就一直在变电运行这条路上苦心钻研,从未想过要放弃。
凭借过硬的专业技术,陈峰文独自发现设备各级缺陷90多项,控制风险39项,圆满完成博鳌亚洲论坛,央视春晚等各级保供电任务63项.....从他手下出来的众多“徒弟”同样在工作中取得不错的成绩,被誉为当之无愧的“老师傅”。
在完成八个小时的高负荷工作之余,他精读各项专业书籍,在“精益求精、消除浪费、创造价值”理念的牵引下,以负责人身份完成职工技术创新项目3项,申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5项,发表论文3篇,完成QC(质量管理)成果8项......
在这背后,陈峰文为此付出了多少努力我们不得而知,但肯定是无数个日日夜夜的专注与坚守。
“你对所获荣誉有什么看法?”
“我认为荣誉仅仅是作为对当下工作的肯定,下一个任务仍然是从零开始,仍然需要继续努力,继续创造新的价值。”
很难想象,这只是一个刚走出校园便匆匆奔赴一线,在岗也不过五个春秋的九零后。在陈峰文身上,我们看到了一般人少有的毅力与坚定。
九零后曾经是被诟病的一代,而陈峰文用实际行动证明——英雄少年出我辈。只要用心,每个人都能在平凡岗位上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