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联盟首页|共产党员网
无障碍浏览
首页>天涯故事

天涯故事2 | 陈仕泽:回到生活与梦想原点

【字体: 打印
2018-04-17 21:51

   时间以相同的方式流经每个人,但他们却以格外丰盛的活法,拓展了时间的宽度和广度。

 

 


   
每当晨光微熹,打渔人即将远航时,西岛渔村里的孩子们便从梦中醒来,背起比他们身板还大的书包,走过西岛渔村的百年古巷,穿过一座座珊瑚礁老屋。

   村里的房屋大多仍是珊瑚礁石或者木头做的,在日新月异的城市发展中,有着浓浓的古朴味道。清晨的阳光洒落在这些逼仄的巷弄间,将早起求学的孩子们的脚下路照得很亮。

   西岛渔村曾经是一座生活条件十分艰苦的村庄,唯一与外界的联系便是乘船穿越了8海里后驶达三亚湾另一头的港口。对于艰苦地区的孩子们而言,教育是改变人生的重要途径。

 

1

 

   2006年的金秋9月,三亚市教育局招聘英语教师,毕业于海南外国语师范学校的陈仕泽以第一名的成绩入选。而令人大出意外的是,陈仕泽选择去西岛任教的原因仅仅是因为朋友的一句无心之言“西岛小学没有一名英语老师”。也许是出于一名教师的初心,年轻的陈仕泽义无反顾地选择前往这所陌生、偏僻的乡村海岛小学――三亚市西岛小学,担任一名普普通通的乡村海岛教师。

   如今已是三亚西岛小学校长的陈仕泽,在英语教师这个岗位上,一做就是12年。

 

   海上孤岛的生活,一蔬一饭皆要自己动手去做,没有城市生活的五光十色,白天带领学生们熟记ABC,天黑后便只有大海缱绻翻腾的声音在耳边回响,这样朴素的日子让陈仕泽能够审视自己的内心,艰苦的生活条件反而更能接近生活的本质。

   刚登上西岛的陈仕泽怀抱着满心期待,一碧如洗的蓝天和波澜壮阔的大海更是给他添了一份年轻人的热血,那时的他总是会想着如何发挥自己的一份力参与到西岛小学的教育中去。

   但是现实很快给了陈仕泽一记打击。

   “那时候的生活条件很差,”陈仕泽回忆起初来西岛时的生活,“没有电也没有水,需要你一桶桶地打水抬回来洗澡,天还没亮就要起来烧火做早饭。低矮的教室是重度危房,上课时天花板的小石块就这么不时掉落在讲台上。在英语学习中,原声教学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但是当时我们没有电没有录音机没有磁带;孩子们也不爱学习。当时的局面令我一筹莫展。”

   西岛艰苦的生活条件让这个初入社会的小伙子措手不及,但是西岛夜不闭户的朴实民风、孩子们渐渐升起的对学习的渴望与热情、以及家长们由“学习无用”到“学习光荣”的观念转变,让陈仕泽有了坚持下来的动力与毅力。

 

2

 

   在西岛,世代在这里生活的渔民们最大的愿望便是平安过日子,「学习」这件事并没有得到他们足够的重视。因此,初来西岛时,陈仕泽发现,他与这些朴实的渔民们或多或少总会存在一堵高墙,各种各样的边界,观念的冲突等等,对于陈仕泽来说,如何去打破边界,找到与家长、与孩子们之间的沟通点,从而带领这些村子里的孩子们走上学习的道路,是陈仕泽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与努力的方向。

在褪去了最初的迷茫与不适应后,陈仕泽选择了全心投入西岛小学的建设中去。教学楼是危房,他便与当时的老校长、老师、工人们一起一砖一瓦搭起来;没有电,就与老校长一起,挨间地给教室通上电;家长不重视孩子的学习教育,他便每天下课后去到学生家里,与家长们心交心地“家长里短”;学生不爱学习,他便将娱乐融入教学,让孩子们在玩中学习......

    在当时这片仍显贫瘠的小岛上,陈仕泽与老校长、老师们以一种近乎执拗的乐观与毅力,一起努力为学生描绘美好生活的蓝图,他们就像植物的根系横走地下,纵横交错,形成一个坚实的网络,为每一株根提供庇护。加入的成员越多,这个结构也越发牢靠。

如今的西岛小学焕然一新,新建起的校门高大宽阔,操场铺上橡胶跑道,教室搬进了明亮的小楼,教学楼前的两株榕树亭亭如盖,空闲时,陈仕泽会坐在树下的小板凳上,看着操场上嬉闹的孩子们,听着教学楼里传来的朗朗读书声。

 

3


在陈仕泽来到西岛以前,这里的学生从没有接触过英语。陈仕泽到来后的第一堂英语课,学生们感到既新鲜又好奇,也对于第一次接触外语而感到手足无措。

   为了激发学生对于英语的热情,陈仕泽给每个学生都取了一个英文名,上课时同学老师之间以英文名相称,平时少言的陈仕泽一到课堂上就像变了一个人,在情景对话中和学生一起又唱又跳,有时还模仿动物的动作让学生猜单词。

   “我希望他们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喜欢英语,而不是为了应试。英语的学习其实可以是一个爱好。”陈仕泽这么对我们说道

   除了正常的教学,陈仕泽还积极为学生争取外出比赛锻炼的机会。2010年,三亚组织了第一届小学生英语口语竞赛,陈仕泽带着班里的几个学生去参加比赛,这是西岛小学的学生第一次走出学校参加市里的比赛。

   当时在陈仕泽的指导下,唐满满和同学陈世玉表演了课本剧The Tiger And The Monkey(老虎和猴子),他们的发音标准清晰、表演自如连贯,语速语调与动作神情配合得浑然一体。在场的老师和学生都很吃惊,连连感慨“西岛学生的表现丝毫不输给城里的孩子”。便是这一次比赛,西岛小学第一次带回了一等奖的好成绩。

   曾经不自信的西岛小学的学生,如今敢开口说英语了,回家会眉飞色舞地告诉自己的父母今天英语老师怎么表扬了自己,也会和来到西岛上的陌生人,大方活泼地介绍自己。

    “你要去经过多少个失败,多少个困苦,多少个困难,你才换来你今天。成功不是两个字,而是要一步一步做到。”陈仕泽说。

 

 

4

 

   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生活方式;你怎样信仰,你就怎样生活。

   对于缺女老师、也缺专业的音乐老师的西岛,陈仕泽以别样的方式“引进”了一位优秀的音乐教师。

   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陈仕泽大学时有了女朋友,叫孙意。2008年,孙意也通过竞岗成为一名教师。她同样有许多学校可供选择,然而,她最终毅然追随恋人的步伐,成为西岛小学音乐教师。从此西岛小学的校园里歌声回荡。从恋爱到结婚生子,这对“80后”夫妻教师,坚守在海岛上,送走了一批又一批渔民子弟。

   当我们问及这十二年间,最为感动并想感谢的人是谁,陈仕泽有些害羞地笑了笑,认真的说道:“要谢谢我的妻子一直以来的支持与陪伴。”

   在陈仕泽看来,之所以选择「教师」这个职业,是因为这个身份能够参与孩子们的成长,引领孩子们发现更为宽广的世界,可以去触及孩子们丰富的内心世界,能够是他们在树立世界观和人生目标的道路上的掌灯人。

   这也是陈仕泽对于「教师」的初心和梦想。

   如今身为西岛小学校长同时亦是一名党员的陈仕泽,思考更多的是如何充分发挥党员身份、履行校长责任,将西岛小学的建设与发展,引领到更高的高度上。

   在谈及对于西岛小学今后的规划中,陈仕泽对我们说道,他希望将西岛小学建设为一所家长放心、学生自信且学习快乐的学校。

   如今的西岛正在通过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以一个全新的姿态出现在世人眼中。如何履行好党员职责,如何严格要求自己,如何集聚优秀的教师资源力量建设西岛小学,从而配合社区建设推动西岛发展,这是陈仕泽如今一直在思考并努力的问题。

 

   正如博尔赫斯所说,人会逐渐同他的遭遇混为一体。从长远来看,我们都是被时间打造的人,在锻造过程中,我们会丢弃,遗忘,反悔或者坚持。陈仕泽选择留在西岛小学,这是他对于坚持「教书育人」这个梦想的最好回答,也是他对「党员」身份提交的完美答卷。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正是因为有许许多多像陈仕泽这样扎根基层、不忘初心的乡村教师,才会有蓬勃的力量在大海边上蓄势生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