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联盟首页|共产党员网
无障碍浏览
首页>天涯故事

天涯故事2 | 大学生村官黄宏甫:阡陌之间,凤凰花开

【字体: 打印
2018-06-06 19:44

如果人类能像飞鸟一样俯瞰大地,会发现,汗水浇灌过的农田,正以千万种形貌、颜色覆盖在地表。每一位作农人,都像是生活与自然的连接者,经由手中的禾苗衍生出未来人生的无限可能。

 

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黄宏甫便是这些村里作农人的摄影师与记录者。在他的记录下,一座美好新农村逐渐展现在我们眼前。

 

1

 

见到黄宏甫的第一眼,你便能感觉到这个小伙子的韧劲和情怀。晒得黝黑的面庞透着年轻人独有的神采飞扬,说起梅村村,他便两眼放光,打开了的话匣子收也收不住。

 

“海南大学生村官考试不是每年都进行,很庆幸在我毕业不久就有了招考。”在毕业季那段时间,黄宏甫与其他同学一样,期盼走上那三尺讲台教书育人。在他看来,能够成为中华文化与一代又一代孩子们间的传承者,是一件很酷的事情。直到他看到了大学生村官的报考信息。

 

2015年,刚大学毕业的黄宏甫参加了省委组织部的统一招考,经过笔试、面试、政审等一系列考核,顺利成为了梅村村的一名大学生村官。

 

与其说是他选择了乡村,不如说是乡村选择了他。这个刚进入社会的大男孩,格外迷恋乡村,迷恋乡村里的芳草气息和夜间蛙鸣,迷恋这些被时代暂时忘却的地方。从小便是村里长大的孩子,更能体会村民对于美好的渴望。于是,去当一名大学生村官,尽自己的力带领村民发家致富,这样的想法与情愫逐渐壮大。

 

从初出茅庐的青涩到如今独当一面的成熟,蜕变过程中经历的苦与乐,在大学生村官这个平台上,只有真正走在这条路上的人才能有最贴切的感触。

 

2

 

人的生命里有一种能量,它使你不安宁,欲望也好,幻想也行,总之它不可能停下来,它需要一个表达形式。这个形式可能是革命,也可能是爱情,可能是搬一块石头,也可能是写一首诗。只要这个形式和生命中的这个能量吻合了,就有了一个完美的过程。

 

与黄宏甫的正式访谈是在一间会议室里,微风拂起窗纱时阳光便厚重的洒进来。就是在这样一个明媚午后,我们谈起了2017年杜苏芮台风过境时那个风雨大作的夜晚。

 

当大家都在家里等待台风之夜过去时,微信群响了。有村民反映,村里的大树被强劲的台风拦腰折断。为了保障村民第二日的出行安全与便利,黄宏甫迅速与其他村“两委”成员在台风夜集合前往清理。在黄宏甫看来,村民之事无小事,只要村民有需要,他总会冲在前面。

 

左一为黄宏甫

 

身为一名大学生村官,如何通过自身优势为乡村发展出谋划策,是黄宏甫一直在积极思考的问题。刚走出校门的黄宏甫带着一股年轻人的年轻气盛与热情,轻易觉得创业致富路上会很轻松,在他看来,尤其是对于 梅村村书记这样一位有着多年种植经验的农民致富带头人来说,带领村民致富应该是易如反掌的事情。

 

然而,真正融入梅村村的生活与工作后,黄宏甫发现无论是村务工作还是村合作社的种植任务,都要事无巨细抓落实。尤其在农忙时,黄宏甫与村书记早晨5点就起床,中午下班时便前往瓜地了解瓜果的种植状态。为了时刻了解瓜果的种植状态,黄宏甫与村民们一起刨坑、栽树、浇水与施肥,见证了每一个果实的新生与成熟,村民们都戏称,梅村村多了一位“种”在果园里的小伙子。

 

如今,梅村村已经实现了‘椰子围村、槟榔围房’的美丽乡村生态景观,哈密瓜种植面积达1000亩,芒果、香蕉和火龙果等热带作物种植面积约8000多亩(均含外承租地),年收入达800多万元;冬季种植反季节瓜菜种植面积达2800多亩,随着近几年来反季节瓜菜价钱持续走高,村民纯收入稳步提升,村民生活质量也进一步得到了提高。

 

3

 

“前往梅村村报道之前,我一直在担心,”黄宏甫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着,“比如进入到黎族同胞的村工作,语言不相通、生活习惯不一样,工作会不会难以开展等等。不过正是因为这些疑惑,多少也算是为我提前打下了心理基础。”

 

在黄宏甫前来报道的那段时间,梅村村的便民服务站刚刚成立,由于当时三亚市刚撤镇设区不久,“两级政府、三级管理”扁平化管理模式下,很多工作下压到各村,村委会工作呈现“两多一少”现象(即对接部门多、工作多,年轻人少)。于是,刚进入梅村村的黄宏甫来不及多想,便一头扎进处理文件的“山头”里,成了一名“键盘侠”。

 

在处理文件与日常工作的过程中,黄宏甫通过观察发现,许多会议上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书记在台上宣读文件和学习的内容,党员和参会人员均无相关学习材料,并且党员学习兴趣不浓玩手机现象严重。

 

于是,黄宏甫及时向梅村村书记汇报相关情况。为了提高梅村村党员们的学习质量与学习热情,在征求书记同意后,黄宏甫在每一次会议前亲自打印整理好会议学习材料,汇编成册,并购买学习笔记,连同系列相关书籍,制作成每个党员的学习档案袋。如今,这个党员学习包已经成为每一位梅村村党员工作与学习中不可或缺的物品。

 

 

 

“现在的你站在什么位置不重要,重要的是坚定前进的方向。”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生活的记录者。细心的黄宏甫不仅是日常工作中的实施者,也会将工作与生活中的一切美好记录下来。早春树木抽新枝时,夜晚阵阵蝉鸣时;村里选举时,创文巩卫时,与村民同乐时......在黄宏甫的镜头下,我们能够看见梅村村在一点一滴的发生蝶变。

 

 

 

探索这世界很容易,放弃原有的安稳和界限却太难。从进入梅村村至今将近3个年头,黄宏甫一直紧跟村党总支部走在美丽新农村的探索道路上,在每一位积极乐观的村民与基层工作者的手中,梅村村逐渐以不可思议的角度构筑出美好的样子,匠心与初心,是让生活愈发有盼头的重要力量。

每年夏季是三亚凤凰花开时。两年多前的这个时候黄宏甫来到梅村村,两年多后的梅村村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黄宏甫自己而言,也变得比之前更加清醒,更加稳重有决断,也更加有男子汉的顶天立地。

 

现在你走入梅村村,铺好的大道延伸至村庄每个角落,稻田里禾苗仰颈,地里的瓜果开始鼓涨饱满,凤凰花簇簇开放。就像凤凰涅,梅村村还在新生,初入社会、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的黄宏甫也是。

 

 

《天涯故事 2》 对话 黄宏甫

 

天涯故事2:你如何看待“大学生村官”这份职业?

黄宏甫:“大学生村官”不是官但作用不可小觑,我认为“大学生村官”最主要的还是“上传下达”,准确理解并传达上级的文件要求,用村民易懂的话语宣传,打通末端“触角”,才能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作用。大学生是年轻有朝气的,因此我结合自身特点和农村实际充分利用在职的机会,将党建+互联网等模式运用到梅村村党建工作中。谋新应是每个“大学生村官”该有的想法和行动,只有在前行中不断务实创新,才能不断强化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才能在新时代中彰显出农村的生机活力。

 

天涯故事2:到基层后,你如何迅速融入农村生活与工作、让村民接受你?

黄宏甫:利用开会和下村的机会多和村民交流,学习他们的黎族话,营造轻松愉快的交流环境,增加村民对自己的印象和好感;在外出或者路上碰到村民要主动打招呼,记住对方姓名,现在我能够简单使用黎语来进行基本对话;因为村委会办公楼的位置在村庄的正中位置,村民晚上都会到村委会的小广场转转,他们看到我在加班,便会走进村委会办公室和我交谈,渐渐的大家都熟悉了;另外还要尊重当地习俗,村里有重大活动要积极参与,不发表有歧义的言论。

 

天涯故事2:目前在梅村村,什么事情会让你觉得很棘手,你如何去处理?

黄宏甫:棘手的还是村民思想问题。村民思想不够解放,不符合新时代的要求。农村问题要靠抓住问题的“牛鼻子”,只有发挥党员和党组织的作用,这些问题才能化解。我个人认为,通过打造党建工作3.0版本,才能在发挥党组织作用的基础上做好村里的各项工作。十八大以前党建属于1.0时代,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2.0时代,十九大以后即是3.0模式。1.0时代是单纯的单线灌输,不接收反馈;2.0时代是党员和党组织双向互动;3.0时代是多方互动交流,通过多方协同推进党建,尤为明显的是党建+互联网。

 

天涯故事2:身为一名党员,如何看待党员这个身份?如何发挥党员作用参与农村工作?

黄宏甫:党员是身份,更是荣誉和先进的象征,党员是诠释“光荣感和使命感”的具体人,生活和工作中要处处作表率、当先进。发挥党员作用,其一要靠规章制度,结合村实际制定党员参加工作的相关制度;二是奖惩分明,通过评比突出两头促中间,起到优秀带落后的局面,通过奖励促进优秀,利用惩罚强化落后羞愧意识,这样才能形成学比赶超氛围;第三就是不遗余力的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只有经济发展了,党员得到实惠、农民得到好处,基层党组织才能被群众认可,党员身份在群众中才能愈加闪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