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dj.sanya.gov.cn
创文巩卫工作是助推城市提质升级、让群众得实惠的“民心工程”,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堡垒,创文巩卫工作的开展必须着眼于细,在敢想、敢干的基础上,“精耕细作”。本期《天涯故事2》将镜头聚焦于创文巩卫工作中表现优异的南海社区支委、居委,第五网格长― ―冯静。
初见冯静,便给人一种邻家女生的感觉,由于经常下社区,原本白皙的皮肤被晒成了“健康黑”。说话轻声细语、平易近人的她被社区居民亲切的称为“阿静”。她给自己设置了一个按钮,两头分别是工作和生活,这很符合她独立、有主见的性格。生活中的她爱旅行、唱歌,是个能量满满的文艺女青年。在开展创文巩卫工作期间,她坚持带病参与创文巩卫工作;身兼多职的她加班已成常态化。
1
当最后一抹余晖洒落窗前,冯静还在办公桌前整理社区账务信息。
为开展好创文巩卫工作,从打卡机“嘟”的一声响起,冯静便“一股脑”扎入网格督导创文巩卫工作,无论有无情况发生,她每天都会下网格巡视2-4次,这使得她必须利用下班后的个人时间来处理其他各项工作。
“创文巩卫工作期间有突发情况发生时,甚至连早餐都来不及吃就得去网格进行处理,”冯静回忆道。
创文巩卫事关重大,社区其他工作也不能落下,繁琐的工作并没有让冯静感到烦闷与无措,相反,网格内居民对她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更加激发了她要开展好社区工作、服务好社区居民的热忱。
回忆第一次下网格的情景,冯静用“空白”两个字来形容。“说实话当时真的有点懵,不知道从哪里着手开展工作,也很怕去处理问题。”冯静很快调整了心态,不到一周的时间,她便熟悉了业务,如今网格内居民有问题都会直接找冯静,而冯静也很乐意为他们解决问题。
2
生活伊始的画面,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更加立体,创文巩卫工作没有捷径可走,有的是一厘一毫的清扫,一家一户的劝导。
“连道路都没有管好,你们凭什么来管我们?”这是在开展创文巩卫工作伊始,冯静听得最多的来自社区居民的不满与质疑。
“因为当时路面整理还没有到位,车辆随意停放、垃圾清理不彻底,给行人造成了很大的阻碍......后来我们就转变观念,从大局着手,将街道进行‘大扫除’式整理,然后再细化到每家每户。”冯静说道。
创文巩卫不只是路面的清扫,更多是培养居民爱护环境、文明生活的意识。按照冯静的理解来说,创文巩卫工作的开展需要社区工作人员与社区居民相联合,社区工作人员干,群众看的道路行不通。
将居民原有的旧思维瓦解,重新注入新的生活理念,这需要一个过程。
于是,冯静一次又一次的下社区与居民交流,做思想工作,讲解创文巩卫工作重要性以及必要性,让社区居民理解并积极配合。冯静一边回忆当时开展工作的情景一边说道:“当时老人的抵触情绪比较多,我就经常下社区给他们讲解创文巩卫的好处,我们不仅说,还带头做,经常帮助社区老人打扫门前卫生,宣讲文明城市理念。最终,老人们接受并理解了我们的工作。”
社区住房周边的环境卫生、建筑工地的整洁......直接关系到社区居民居住、出行的幸福指数,“南海社区开展创文巩卫工作以来给人最直观的变化,就是我们社区的街道卫生变得非常干净整洁,店铺门前三包责任制度落实都已基本到位;还有吃槟榔的人也变少了,居民环境卫生意识变得越来越强了。”冯静自豪地说道。
3
因为内心笃定,知道自己要什么,接纳自己所有可能的同时,更从未停止打破界限,既坚强如铠甲,又柔软如清云。冯静用行动诠释着什么是女性力量。
2017年4月,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对三亚市国家卫生城市进行复审工作。此时,冯静既要负责社区创文巩卫广告语宣传、又要收集社区各街道创文巩卫工作开展情况及情况反馈,还要负责报账员工作+管妇联。
高强度工作的她逐渐感觉到了身体的不适。
“一开始就是简单咳嗽,回来继续上班,后来吃药已经控制不了病情了。”医生建议冯静住院休息,但冯静不忍心将繁重的工作扔给同事,她想值好每一班,用她的话来说,最起码也要坚持到这轮复审检查过后再去集中治疗。
“当时医生要我住院,我着急手头上的工作,拿了十多盒药,和医生协调好打点滴的时间,我就出院了。”冯静用平和的语气和我们说道。在强烈的责任意识驱使下,她没有选择休息,拖着病怏怏的身体,强打着精神奋斗在创文巩卫工作一线。
身体的抱恙和繁重的工作似乎约定好一起向冯静柔弱的身体施压,零零散散的治疗并没有让冯静气色好转,她变得更加虚弱。长期带病工作,最终导致其呼吸道感染和肺部严重感染。
直到审核工作结束,冯静才接受家人的建议:先将工作放一边,前往广州住院治疗。治疗期间,她仍放心不下社区创文巩卫工作,电话便成了冯静了解工作动态的途径之一。住院时她会时常向同事询问工作开展情况,以便回来工作时能以最好的状态跟上节拍。
冯静用自己的行动履行着身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职责,用信仰凝聚前进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