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dj.sanya.gov.cn
中文域名 : 中共三亚市天涯区委组织部.政务
时代呼唤人才,人才推动发展。为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和市委关于人才工作的部署要求,彰显天涯人才风采,天涯党建推出“人才建功自贸港”专栏,深入挖掘全区各领域优秀人才的先进事迹,广泛宣传推介,以人才故事讲好天涯故事,进一步激发广大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为天涯高质量发展贡献人才力量。
罗伟福:以实干点亮水蛟村振兴路
罗伟福,水蛟村庭院经济协会党支部书记、水蛟村庭院经济协会会长、三亚市青联联合会委员、三亚市体育旅游协会常务副秘书长、三亚腾蛟起凤农民旅游专业合作社副社长。

▲罗伟福
从深耕体育旅游行业的从业者,到扎根乡土的乡村振兴“领路人”,作为一名党员,罗伟福用脚步丈量初心,将事业重心从城市转向乡土,以实干精神激活乡村发展潜能,成为乡村振兴的杰出代表。
返乡的选择
作为返乡大学生,罗伟福的回乡选择,源于“报效桑梓”的情结与建设家乡的责任。他父亲是水蛟村的老党员,父辈的浓厚乡土情怀始终影响着他,他大学毕业返回三亚后,在体育旅游领域工作多年,不仅参与创办三亚市自行车运动协会、组建“嗨骑”自行车队,任职三亚市体育旅游协会,打造后海冲浪文化周等工作中积累出丰富产业规划经验。
而真正让他投身水蛟建设的,是身为党员的责任与欧洲游历经验的碰撞——看着村中闲置的土地、望着外出务工年轻人留下的空巢,他总在思索“该为家乡做点什么”。这份思考,让他回想起曾经游历欧洲多国时所看到的乡村建设:当地乡村的精致庭院与充满活力的生态场景,深深启发了他。彼时的水蛟村,虽坐拥17平方公里土地、温泉资源与水蛟溪生态优势,却无好项目的落地,陷入“有资源无产业”的发展困境。这让罗伟福看到了乡村振兴的迫切性。
重塑乡村面貌与活力
回村后,罗伟福首先聚焦水蛟村的生态与活力短板,以“先扮靓乡村‘脸面’,再激活内生动力”为思路开展工作。2023年,他牵头成立“腾蛟起凤农民旅游专业合作社”,组织白鸡小组近百名“80后”青年——涵盖在家务工者、单位职工、自由职业者,自筹资金、自带工具,调用两辆挖机、两辆拖拉机、一辆大卡车,开启环境整治公益劳动。

▲“六一”儿童节乡村亲子趣味运动会(罗伟福右一)
每次的清扫行动中,他总是带领大家清理杂物、修整道路,让曾经杂乱的村庄变得整洁有序。“环境好了,老人能在树荫下聊天,小孩能在干净的路上奔跑,就会更多市民游客进村旅游消费,这就是实实在在的幸福”,他用行动兑现党员承诺。此外,他还接连策划两届“六一”儿童节乡村亲子趣味运动会、五四青年运动会等活动,用丰富的文体活动唤醒乡村活力,村民通过活动提升凝聚力,让村民发展也能在乡村体验“城里”的活动,村庄变得更时尚了,让水蛟村重新找回久违的烟火气。
让庭院经济开花结果
环境的改变只是起点,产业的振兴才是关键。罗伟福是水蛟村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借鉴欧洲庭院设计理念,将自家闲置院落改造为集阳光房、户外吧台与鱼池于一体的休闲空间。“起初没想做成产业,只是圆一个‘把家乡变美’的梦”,他坦言。这个充满巧思的庭院,意外成了全村观摩的“样板间”,也被村党委书记董国效看中,力邀他牵头推广庭院经济。面对部分村民的观望,罗伟福不空谈理念,而是用实绩回应。他帮助村民规划庭院,亲自下场帮农户做凉亭,借助工具给农户做建设,协助村书记将后院芒果地改造为音乐餐吧、机车咖啡厅,使该地块年收益从2万元跃升至70万元;帮助村民扩大和丰富“漫时间·露营咖啡小院”等特色项目的经营业态,累计帮助水蛟村民规划、建设了70余个庭院,指导超过100个农户谋划建设特色庭院项目,让村民亲眼看到“闲置空间”变身“增收宝地”的可能。

▲庭院经济协会成员(罗伟福左三)
他坚持因村施策,推动不同自然村发展差异化特色产业,逐步形成步行街、美食街、温泉庭院集群等多元业态,并通过打造庭院经济集群并设计村小组平台公司进行运营管理的新模式,实现乡村人居环境提升改造、有效避免同质化竞争。作为庭院经济协会会长,罗伟福系统推出分级发展计划,并鼓励人才回流。同时配合村委会提供免费共享办公室等政策,目前已成功吸纳15名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120名农村劳动力就业,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持续活力。
责任与愿景
回望返乡路,罗伟福始终以党员的初心坚守在乡村振兴一线。疫情期间,他不顾风险驾驶露营车运送防疫物资;面对乡村发展同质化的担忧,他提出“12个村小组打造12条产业链”的规划,拒绝千篇一律的“椰子树+民宿”模式;谈及未来,他眼神坚定:“要让水蛟村不仅有‘庭院经济’这朵花,更要有产业集群的‘根’与‘叶’,让年轻人回来有奔头,让乡村振兴长久有活力。”
从环境整治到产业振兴,从个人探索到集体致富,党员罗伟福用脚步丈量每一寸乡土,用实干点燃乡村振兴的火种,让水蛟村的每一处庭院都绽放着希望,每一条溪流都流淌着新生。